1 适用范围
适用难以磷化、防锈性要求特高的铁路轴承、低合金钢等的装饰性磷化,是轴承专用的新型磷化产品。
2 主要特点
2.1 节约能源。磷化液的使用温度在70~80℃,与传统的高温磷化相比,不但大大节约了能源,而且槽液蒸发少,劳动安全性高。
2.2 槽液稳定性好。磷化沉渣少,不含NaNO2等致癌物质,无异味,无有害气体产生,劳动条件好。
2.3 耐蚀性强。磷化膜细密均匀,外观呈黑灰色,装饰性好,耐蚀性能高,涂机油或防锈油后可在大气环境中长期使用。
2.4 耐磨性好。属于锰系耐磨型磷化产品,其磷化膜能有效地防止工件擦伤、咬合,延长零件使用寿命。
2.5 储运方便。固体双组分包装,不但储运和运输方便,而且有效浓度可观,可使顾客使用放心。
3 主要技术指标
序号 | 项 目 | 指 标 |
1 | 外 观 | A组分:粉红色颗粒或粉状物 B组分:绿色颗粒物 |
2 | 配制浓度(%) | 11(A组分:10.4;B组分:0.6) (磷酸0.93%) |
3 | 工作液总酸度(点) | 105~130 |
4 | 工作液游离酸度(点) | 14~18 |
5 | 磷化温度(℃) | 70~80 |
6 | 磷化方式 | 浸 渍 |
7 | 磷化时间(min) | 8~15 |
8 | 磷化膜CuSO4(min) ≥ | 3 |
4 工艺流程
无油锈工件→70~80℃热水预热活化→磷化→水洗→热水烫干(80~100℃)→下架浸油(机油或防锈油)→库存
5 配制与维护
5.1 初次配制1m3槽液
先在槽中加1/3的水,然后向槽中分别加入A组分104kg,B组分6kg,另加85%的工业磷酸9.3kg,并边加边搅拌,使其溶解;加水至1m3标线,搅拌均匀即可。
5.2 测定总酸度与游离酸度,确认在工艺范围后,加热至工作温度。
5.3 检测方法
5.3.1 总酸度(TA):取磷化槽液10mL,用酚酞为指示剂,以0.1mol/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变粉红色时为终点,所耗用的NaOH标液的毫升数为总酸度,用“点”来表示。
5.3.2 游离酸度(FA):取磷化槽液10mL,用溴酚兰为指示剂,以0.1mol/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黄色变蓝紫色时为终点,所耗用NaOH标液的毫升数为游离酸度的“点”数。
5.4 调整1m3槽液
随着处理工件数量(表面积)的增加,槽液的总酸度逐步下降,需定期检测和补充,其方法是:按比例加入A组分1kg、B组分0.06kg、磷酸0.09kg,可使槽液总酸度提高约1点。
6 包装储存
25kg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,按一般化学品运输,储存于阴凉通风处,注意防止受潮和破损泄漏;运输过程中防止雨淋、潮湿。
7 注意事项
装卸时轻拿轻放,防止破损飞溅到眼睛里,配制或使用过程中应配戴防护用品(如耐酸橡胶手套,工作服),如接触皮肤或眼睛立即用水冲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