祥和牌XH-34C型汽车配件专用磷化液

1  适用范围

本品是我公司针对高温磷化液必须加温到90℃以上才能工作,高温磷化工艺耗能大、易发生技安事故、槽液蒸发大、污染环境、沉渣多、成本高等缺点而生产的集主盐和促进剂于一体的新型磷化制剂,用于汽车、摩托车、家用电器等不需涂装、外表为深灰色至灰黑色细而致密的磷化膜,且在大气中具有高耐蚀性能的零部件。

2  主要特点

2.1  工艺简单。易于管理,不分配槽剂、补充剂、促进剂。配槽和补充都使用同一种制剂,槽液的可变动范围大,不需每班检测和调整,操作和管理大大简化。

2.2  稳定性好。沉渣少,不含有NaNO2NaF等有害物质,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添加磷化剂即可,不经常排放,无异味,无有害气体产生,劳动条件好。

2.3  磷化质量高。膜层细且致密,连续均匀,为无挂灰的深灰色到灰黑色细晶型磷化膜。耐蚀性能高,磷化后可不经涂装工序,只要浸防锈油或浸防锈蜡即可在大气中耐蚀。

2.4  槽液中温磷化,稳定性好,省能源。

3  主要技术指标

序号

  

    

浓缩液

外观

绿色液体

总酸度(点)

480~530

配制浓度(%)

10

工作液

外观

浅绿色液体

总酸度()

33~42

游离酸度()

4.5~8.5

工作温度()

65~80

处理时间(min)

10~15

磷化方式

浸渍

4  工艺流程

无油锈工件→表调→磷化→水洗→水洗→浸防锈油→入库

5  配制与维护

5.1  初次配制1m3槽液。

5.1.1  先在槽中加入1/2体积的水。

5.1.2  加入100kg XH-34C型磷化剂搅拌均匀。

5.1.3  加水至1m3标线,搅拌槽液。

5.1.4  确认酸度,加温至工艺温度。

5.2  槽液补加

5.2.1 计算公式

当磷化液使用至一定程度后,槽液的总酸度会逐步下降,需补加浓缩液,补加量按下式计算:

V:表示所需浓缩液补加量的体积;

C1:槽液的实际总酸度;

C2:浓缩液的总酸度;

C0:表示槽液要求总酸度;

V1:槽液的体积。

5.2.2  简易计算方法

1m3槽液总酸度提高1点,需加入浓缩液约3kg

5.2.3  维护方法为:当槽液沉渣较多时应进行翻槽,其方法为将槽液静置一夜(8~12小时)后,把上半部槽液(2/3~3/5)翻至另一耐酸槽内,清除槽底部沉渣和槽液,再把磷化槽冲洗干净,将取出的槽液翻回磷化槽,根据测定的总酸度点数补加浓缩液至所需工艺范围,最后再按比例添加配槽剂和水至刻度,经检测后即可使用。

5.3 检测方法

5.3.1  总酸度(TA):取磷化槽液10mL,加50mL蒸馏水,用酚酞为指示剂,以0.1mol/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变粉红色时为终点,所耗用的NaOH标液的毫升数为总酸度,用“点”来表示。

5.3.2  游离酸度(FA):取磷化槽液10mL,加50mL蒸馏水,用溴酚兰为指示剂,以0.1mol/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黄色变蓝紫色时为终点,所耗用NaOH标液的毫升数为游离酸度,用“点”数表示。

6  包装储存

25kg塑料桶包装,按一般化学品运输,储存于阴凉通风处注意防止破损泄漏,与碱性物质隔离存放

7  注意事项

装卸时轻拿轻放,防止破损飞溅到眼睛里,配制或使用过程中应配戴防护用品(如耐酸橡胶手套,工作服),如接触皮肤或眼睛立即用水冲洗。